看见未来、走向未来,青岛何以摘得“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

发布日期:2020-11-25 09:53:55 信息来源:青岛市工信局 信息来源: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机器人是“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在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发展机器人产业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塑造制造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标志和手段,11月23日,以“应对新挑战 拥抱新技术 抓住新机遇”为主题的2020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大会主论坛在青岛高新区红岛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启幕。这场权威大会传递了什么样的行业现状和趋势,青岛又如何摘得这颗皇冠上的“明珠”?

01融合

机器人产业是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发展、加速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对助力改善和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罗俊杰司长介绍,工信部将会同其他部门从推进技术融合创新、强化产业链条、拓展应用领域、优化发展环境四个方面入手,持续推进机器人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

事实上,机器人已在越来越多的行业被“需要”,比如,建筑业是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但行业内建筑工人短缺和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机器人辅助和替代人工进行安全、高效、精确的建筑部品部件生产和施工作业已经刻不容缓。但目前建筑机器人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与行业现实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市场监管司二级巡视员齐心表示,下一步,住建部将会同工信部开展密切合作,以辅助和替代危、繁、脏、重的施工作业为重点,深入挖掘典型应用场景,加快推广应用建筑机器人,打造跨界融合,积极推动建筑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

近年来煤矿业智能化建设进程也不断加快,2018年9月成立煤矿机器人协同推进中心,专门协调推进煤矿机器人研发应用工作,2019年1月公布煤矿机器人重点研发目录,确定了煤矿需要的五类38种重点研发机器人,目前已有19种机器人在煤矿推广应用,“希望各界同仁一如既往关心、关注、支持国家矿山安全监管监察事业改革发展,为矿山智能化建设以及机器人研发应用献策献智,开创矿山行业智能化建设新篇章。“国家煤矿安监局行管司副司长陆南说。

中国工程院王天然院士承担了中国工程院咨询研究课题《面向2035的我国智能机器人发展战略》的研究成果,他认为智能机器人需要系统重构、人机共融。

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是要掌控市场、要有领军企业、要有产业生态、要有创新活力,都与企业家息息相关。”产业发展呼唤企业家,企业家带动产业发展。“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专家委名誉主任、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朱森第说。

机遇大于挑战,数据可以直接展现行业整体发展状况,在本届大会上,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执行理事长宋晓刚发布了2019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统计数据。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虽延续上年下降走势,但年销量仍连续第七年位居世界首位,预计202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售不会延续上年的下降走势,有望实现一定幅度的增长,其中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的销售增速将与总体基本持平。

风口来了,青岛要牢牢抓住,青岛市高度重视机器人产业发展,依托青岛高新区国家机器人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等平台,不断加快推进产业集聚与链条延伸。截至目前,青岛已初步形成覆盖产业链上中下游的竞争优势。大会现场,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发出邀请:“期待能有更多的机器人头部企业、成长性企业和创业团队、科研人才来到青岛,同我们一起创业,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机器人产业基地。”

02集聚

虽然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势头迅猛,不断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但不可忽略的一个事实是,全球超过85%的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市场份额被国际厂商所占据。

“基础材料的研发不足和机器人应用人才的缺失,是制约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难题。” 广州瑞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志强说,瑞松科技现有员工约500人,其中技术研发人员有200人。在多个产业领域里,瑞松科技提供了机器人系统技术的解决方案。特别是在中国汽车制造装备“卡脖子”的关键性技术上,瑞松实现了突破,比如此前一直被国外垄断的应用于汽车装备生产方面的超高速传送技术、虚拟调试技术、3D视觉引导技术、高速滚边技术等。

中国机器人产业要想摆脱追赶期,只有不断在科研、技术和人才上发力。“我们的使命就是‘简化人和物的移动,让生活更加便捷和有趣’,其中‘简化物的移动’,就是解决最后一公里以及最后一百米的问题。” 九号有限公司机器人事业部总经理董纪东表示。据了解,作为中国境内上市企业中“VIE+CDR第一股”的九号公司,拥有1000+全球行业基础核心专利,拥有1000万台年产能的全球生产基地,产品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九号公司开始重点研发“配送类服务机器人产品”,“比如在青岛的酒店、写字楼,我们已经有了具体的商业落地计划。”

“持续发布的‘工业赋能’场景、制定产业发展政策和正在营造的全产业生态,青岛市释放的这些政策利好令人非常振奋,青岛市产业发展的春天到来了。”青岛科捷机器人有限公司董事长陶喜冰兴奋地表示。科捷机器人是一家青岛本土企业,其橡胶轮胎和机器人3C领域在全球取得了先进的位置。“我们是在青岛发展壮大起来的企业,凭借青岛政策的东风,我们在未来发展中争取早日上市,为青岛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今年受疫情影响,不少行业受到冲击,不过陶喜冰表示,疫情中也有机遇。“很多企业和工厂认识到,人也是生产中的不可控因素,所以用机器取代人从事一些劳动强度、危险系数较高的岗位环节,这是一个大的趋势。”据统计,科捷机器人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订单量有所下降,但5月后开始回升,下半年订单量同比去年已上涨一倍左右。

青岛工业基础好,发展机器人产业时间也较早,但目前产业链条仍有需要补充完善的地方。“从门类讲,搞系统集成的比较多,搞零部件的比较少;从终端用户角度讲,场景开发利用这块也比较薄弱。”他认为,完整的产业链应从零部件、本体、集成应用到场景全部打通,形成更好的产业生态。“从我们企业的角度,很希望胶东五市继续加强合作,这样产业门类和场景应用都会更加全面。”陶喜冰说。

当下伴随科技进步,新产品层出不穷,市场竞争加剧,但陶喜冰认为,高端产品仍然稀缺。他认为机器人企业应当坚持“三高”战略:高端技术、高端产品、服务高端用户。“‘高端’来源于多年坚持基于用户需求的产品技术研发,提供最好的服务体验,创造最高的价值。同时抓住场景应用,提升工艺水平,为用户打造独特的适用长久的解决方案。”

三年前,名列中国最具实力十大机器人公司之首的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在多方论证后把山东总部落户到了青岛高新区。  公司副总裁刘长勇说,正是看中了青岛雄厚的工业基础。企业运营3年来,在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开辟了许多海外客户。例如,在新技术方面做了很多开发,进入港口自动化、智慧港口领域,积累的新技术已经出口到新加坡的港口。刘长勇表示,青岛给企业量身定做了一些优惠政策,比如政府为企业搭建平台、使技术更好地推给用户,以及毕业生非常关心的经济适用房购房优惠。

作为本次大会重要内容之一,活动现场举行了青岛市智能制造领域集中签约仪式和青岛高新区智能制造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共同助力青岛打造中国人工智能应用与服务产业高地。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与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行达成合作意向,正式签订《推进青岛市智能制造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贯彻落实青岛市“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攻势行动方案和工业互联网攻坚行动总体部署,充分发挥浙商银行“融资、融物、融服务”的特色金融服务,利用专业服务团队、绿色审批通道,共同支持高端装备、智能装备、新材料等领域企业高质量发展。青岛高新区管委与上电科机器人中心、上海中机联等6家企业签署合作协议。作为国内首家“国家机器人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青岛高新区已形成从核心零部件制造、本体制造、系统集成到配套服务的机器人全产业链条,连续四年获评“金手指·最具影响力机器人产业园”称号,新项目的签约将进一步提升青岛高新区在机器人和智能智造领域的带动力和影响力。

03生态

本届机器人产业发展大会,是时隔5年后,大会与青岛的再聚首,不仅是青岛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助燃剂”,更是对这片机器人产业培育热土的肯定。

青岛作为中国领先的制造业强市,拥有齐全的工业门类、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和丰富的应用场景,理应在全国机器人产业发展上做出更多引领性、创造性探索。

“十三五”期间,青岛市机器人企业数量、营业收入呈现了10%以上的快速增长态势。截至2019年底,全市共有机器人企业50余家,实现营收近40亿元,初步形成了覆盖产业链上、中、下游的竞争优势。

特别是去年以来,青岛强力发起“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攻势,提出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产业资源汇集、核心环节产业化,培育千亿级产业新生态。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达到了34.1%。

宋晓刚认为,青岛在继续发展机器人产业的路上,应该注意两个方向,一是市场化导向,二是行业细分。

“我们以往的思路常常是根据科学院、大学的一个论文,进行具体产品研发。但对于研发者,创新的点更应该来自于市场和目标企业,了解他们需要什么技术和产品,集中精力攻克这些方向。”宋晓刚表示。

使用者的“痛点”,就是生产者的“创新点”。宋晓刚认为,机器人研发企业最好能深入细分行业,了解目标企业的每一个生产环节,逐一找到应用需求。“机器人研发企业千万不能刚做一个行业,还没做透,马上就蹦到另外一个行业。这样产品既不对口,也无法找到新的创新点,更新‘二代’‘三代’机器后,会最终失去活力。”

青岛高新区作为科技部批准的国内首家“国家机器人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发展机器人产业具备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广阔的市场空间。围绕机器人产业链条建链补链,高新区构建起机器人全链式产业布局。上有盈可润减速器、旭升视觉、智腾微电子传感等核心零部件供应商,中有科捷、宝佳、新松等本体制造商和系统集成商,下有本地合作及红树林等教育培训机构,建链成效显著,形成了良好的配套发展模式。

目前,机器人龙头企业已在青岛高新区加速集聚,世界机器人排名前10的企业中,已有ABB、KUKA、安川、发那科、那智不二越、新松等6家落户,机器人“四大家族”齐聚,已累计引进一百余个机器人产业链项目,占青岛市机器人企业的80%以上,产品涉及软件开发、系统集成、解决方案、关键部件等产业链各个环节。通过本届大会,青岛高新区将进一步扩大产业发展环境优良、机器人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的影响,在新形势下加强机器人行业和用户行业的协合作同,促进青岛机器人等重点产业加快集聚发展。

用市场逻辑、资本力量推动技术创新,青岛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目标愿景和现实路径已清晰,一方面,青岛充分发挥企业的市场主体、创新主体作用,以企业和专家学者意见建议为蓝本,在省内率先出台了支持机器人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对符合国家要求的机器人关键零部件项目给予奖补,“一事一议”支持重点企业和科研院所建立技术创新平台。另一方面,青岛积极引导创投风投等社会资本参与企业技术研发,重点支持机器人产业核心技术突破和应用推广。

“我们每一个产业政策每年都要修订一次,就是要让政策跟上产业发展的节奏,与市场需求保持同步。希望大家到青岛来,一起完善青岛的机器人产业政策。”王清宪表示。

推动机器人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围绕产业链加快项目布局,对机器人产业发展,青岛规划未来3年内全市机器人核心技术本地拥有率达到80%,产业链本地配套率达到70%,搭建国际性机器人产业交流服务平台。  

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终点在哪里?未来机器人会给人类带来什么?这些问题,只有发展才能给出答案。青岛希望更多机器人头部企业面向山东、黄河流域乃至一带一路广阔市场,投资青岛、布局胶东,青岛愿意在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中与大家共同探索实践,在青岛看见未来,走向未来!


字体
  • 字体放大
  • 字体缩小
分享
  • 微博
打印
  • 打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