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1-12-01 09:16:54 信息来源:大众网
大河连海岱,万里入襟怀。
九曲黄河从山东入海。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山东,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落实好国家战略,是山东的神圣使命,也是山东的重大机遇。
“省委十一届十四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山东省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决定》,让我们更加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系统把握保护和发展、发展和安全、当前和长远、全局和局部的关系,明确了以更大力度打造生态保护样板区、长久安澜示范带、绿色低碳发展先行区、对外开放新高地、文化‘两创’新标杆的任务要求和重点举措,进一步凝聚了共识和力量。”黄河国家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余东华说。
“黄河宁,天下平”。江河安澜,是人民群众的基本诉求和利益所在,是社会繁荣发展的基础支撑,是打造“幸福河”的首要保障和先决条件。但要看到,洪水风险依然是流域的最大威胁。全会提出,加快构建抵御自然灾害防线,全力保障黄河下游长久安澜。
9月下旬以来,受连续强降雨影响,山东黄河干流出现1985年以来最严重秋汛,东平湖老湖水位创2001年以来最高值,金堤河范县站流量达到2010年来最大值。山东黄河防汛面临“三河相遇、三峰相叠、三期相持、三线作战”的罕见严峻局面。山东科学应对、精准调度、全力以赴,圆满完成了秋汛洪水防御任务。
近年来,山东强化综合性防洪减灾体系建设,实施一系列重点项目,黄河下游及东平湖蓄滞洪区防洪工程体系基本建成,黄河山东段主河槽过流能力提升至5000立方米每秒量级。当下,正围绕黄河防洪安全特别是结合今秋黄河防汛暴露问题,制订黄河干流、水库、重要支流短板弱项整改方案,明确任务书、时间表、责任状,确保明年汛期前取得明显成效。“我们将强化灾害应对体系和能力建设,完善‘智慧黄河’数字化平台,助力建立覆盖骨干河道干支流的立体化数据采集监测网络,畅通从预警预报到应急响应的传导链条。”山东黄河河务局副局长王银山说。
黄河流域最大的矛盾是水资源短缺。山东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为不均,资源性缺水、工程性缺水、水质性缺水并存,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298立方米,不足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6。“水安全不仅是现实问题,也是战略问题。近年来山东深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高标准实施国家节水行动,用水效率领先全国。”省水利厅副厅长崔培学说,将严格落实“四水四定”,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加快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强化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深入推进黄河流域水资源超载治理,实施新一轮地下水超采治理,制定深度节水控水工作任务清单,持续推进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
全方位贯彻“四水四定”原则,坚定不移走集约节约发展之路,必须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针对性破解工程性缺水瓶颈。崔培学介绍,山东将结合国家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加快谋划并构建完善山东现代水网,论证实施全局性、支撑性重大水利工程,努力实现互联互通。
黄河流域最大的问题是生态脆弱。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下游的主要任务是推进湿地保护和生态治理,建设绿色生态走廊,加大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力度,促进黄河下游河道生态功能提升和入海口生态环境改善,实现生态保护与人口经济协调发展。
今年11月,东营天鹅湖蓄滞洪工程迎来首批40多只白天鹅,翩跹起舞的白天鹅成了这里最美的风景线。天鹅湖蓄滞洪工程蓄洪能力4200万方,接续建设的湿地工程更多保留原生态地貌,形成了百亩荷塘、千亩芦岛、湿地乡野园等多个湿地生态休闲体验空间。
“生态是东营的第一资源、最大优势,这些年我们用生态的办法治理生态,去年退耕还湿、退养还滩7.25万亩,贯通河道水系142公里,紧锣密鼓推进108公里沿黄生态长廊建设,全市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东营市委书记李宽端说,东营将以高标准建设黄河口国家公园为龙头,把水、林、田、湖、草、湿地、海岸线、滩涂作为一个整体,实施河口治理、湿地修复、生态水系构建、海洋生态修复、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工程,构建国家公园、沿黄生态带、沿海生态带和多条入海河流生态廊道的绿色生态保护大格局。
打造黄河下游绿色生态廊道,要提高战略思维能力,把系统观念贯穿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全过程。“到2023年,我省将全面消除黄河流域农村黑臭水体,全面完成黄河流域6037个排污口整治,明年还将开展黄河‘清废行动’,推进黄河干支流固体废物倾倒排查整治。”省生态环境厅厅长宋继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