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强市战略——挺起聊城工业经济发展的脊梁

发布日期:2021-02-07 08:59:48 信息来源: 聊城市工信局 信息来源: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建设制造业强市是聊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在鲁西大地率先崛起的必由之路,要全面推进,加快实施。”

“我们聊城的制造企业众多,具有深厚的发展基础,市委、市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制造业发展的政策,相信经过全市的不懈努力,聊城的工业经济发展可期。”

“提升发展质量,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一定要提高创新能力,转变企业家因循守旧的思想,抢占行业产业发展制高点。”

……

聊城经济高质量发展牵动着每一位代表委员的心,连日来,“制造业强市”“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等话题成为他们热议的焦点。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对改善民生、增加就业、创造税收、提高区域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抓制造业就是抓实体经济,就是抓发展。

来自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的信息显示,“十三五”期间,聊城市工业经济实现了稳步增长,全国41个工业大类,聊城就有31个。2019年,全市近1200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制造业占比达94.8%。制造业在全市税收中占比40%以上,支撑了全市30%以上的就业。制造业的国民经济主体地位可见一斑,真正挺起了聊城工业经济发展的脊梁。

近年来,聊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制造业,陆续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支持制造业向高端高质和高效发展。2020年聊城市大力实施制造业强市战略,出台了《关于加快制造业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对加快制造业强市的目标任务、主攻方向、实施路径、推进措施等进行全方位的规划。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各级各部门各司其责,全面推进制造业重点企业培育、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人才引进、技术创新,增强制造业创新能力,强力推进重点项目,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制造业强市战略取得实实在在的实效:

产业结构显著优化。“四新”经济占比预计达到29.2%,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先进有色金属材料、精细化工入选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2020年,制造业技改投资增长45.7%,居全省第3位。

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42%,提高9.8个百分点。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5家、省级及以上平台载体37家、省级瞪羚企业17家、“专精特新”企业19家、制造业单项冠军5家。

重点项目建设提速。全市768个省市县重点项目进展顺利。争取161个专项债券项目,获支持额度176.1亿元。阳谷波米科技电子材料项目打破国际垄断,临清智创未来获批创建轴承智能制造省级创新创业共同体,茌平友升铝合金产品进入特斯拉供应链。

企业技术的改造,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为加快推进企业技术改造,2020年,聊城市编制实施了《聊城市传统产业智能化技术改造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引导支持企业开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改造。

加快工业重点技改项目建设。聊城市建立技改项目库,筛选出100个投资规模大、技术水平高、改造效益好的项目。充分发挥政策导向扶持功能,聊城市设立7000万元技术改造奖补资金,组织县市区对符合一定条件的技术改造项目按设备投资额的10%给予最高200万元的奖补。聊城市落实省重大技术改造项目贷款贴息市级奖补359.6万元,落实2019年技术改造新增财力市级奖补资金750.19万元。

聊城市举办1场国家级、5场省级智能化绿色化技改现场会,典型做法得到省市主要领导批示肯定。中通客车、东阿阿胶国家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竣工投产,诺伯特智能工业机器人建设项目获得省“十强产业”高端装备制造重大支撑性项目,东阿阿胶入选省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新聊城建设的一道“必答题”。1月16日,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2021年重点任务中,把“坚定不移加快制造业强市建设”排在第一位;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大力实施制造业强市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以上。”

制造业强市被赋予提振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新使命,为完成制造业增加值年度目标任务,市委、市政府确定了2021年的努力方向:

选准产业“主方向”。聊城市将聚焦制造业十大重点产业,建立产业链“链长制”,大力实施创新强链、配套延链、招引补链,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收入超过3500亿元;鼓励各县市区瞄准1—2个优势产业,建设上下游配套完整的特色产业集群;推动信发绿色铝精深加工智慧产业园、中通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园等园区提质升级,高质量规划建设高精管材特色产业园,夯实先进制造业强市根基。

着力提升传统动能。聊城市将开展智能化技改三年行动,2021年完成技改项目200个以上;实施智能制造示范工程,认定数字车间、智能工厂5个以上;加快企业上云,新增上云企业1000家。

强化企业梯次培育。全市将实施企业发展“厚植土壤”计划,加大“小升规”培育力度,确保150家企业升规纳统;力争培育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0家、瞪羚企业5家,主导或参与制修订省级以上标准10项,培育各类品牌企业30家。

新蓝图绘就,新征程开启。乘着新时代的东风,聊城制造业将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的辉煌答卷。

作者:
字体
  • 字体放大
  • 字体缩小
分享
  • 微博
打印
  • 打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