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1-02-07 08:47:35
编者按: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山东省委确定的“重点工作攻坚年”。为更好地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山东全面深化改革、深化落实做出积极贡献,向全省人民交上满意答卷,山东省委省直机关工委联合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重磅推出《“决胜攻坚•向人民报告”党建访谈录》大型系列专访栏目。本期专访嘉宾: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于海田。
“十三五”期间,全省工信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聚焦“走在前列、全面开创”,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切实提升行业管理服务水平,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取得丰硕成果,为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新旧动能转换初见成效提供了坚实支撑。近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专访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于海田。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受新冠肺炎疫情和经济下行压力影响,2020年我省经济发展经历了比较大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咱们山东省工信厅是如何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全省“六稳”“六保”大局的?
于海田: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全省工信系统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要求,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最大努力降低疫情影响,完成工业经济发展目标任务。
疫情初期,我们坚持全国“一盘棋”的思想,坚决扛起疫情防控物资保障的政治任务,全力保生产保供应。
在全国较早实行重点医疗物资统一调配制度,分12批派出驻企特派员,帮助企业解难题扩生产,“搬家式援助”保武汉、保湖北、保全国,累计向省内外调拨口罩6000万只、防护服110万套、护目镜13万只、消杀用品3000余吨,圆满完成应急物资保障任务,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向山东工信战线累计发来14封感谢信。
我们会同有关部门开辟审批绿色通道,支持企业转产扩产。全省已有160余家企业获得医用口罩生产资质,医用一次性口罩日产能1.3亿只、医用防护服45万件,较疫情初期增长近百倍,为保障全省“六稳”“六保”大局打下坚实基础。
疫情有序可控后,我们同时担起迅速恢复工业运行的重大任务,在全国率先全面组织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努力做到了“早、实、好”。
一是行动早。去年2月初,在全国率先全面组织工业企业复工复产。3月初,影响生产的防护物资保障、交通运输、职工返岗等方面不利因素基本消除,3月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基本实现能复尽复。
二是措施实。一是抓精准协调服务。成立应急保障工作专班,24小时受理企业诉求,协调解决企业复工复产难题7500余项。开发疫情防控专用供需对接平台,助力全国近80万家、省内8万多家企业加快产销衔接。举办24期线上公益大讲堂,超20万人次观看。二是抓政策措施制定落实。牵头制定实施了《保市场主体工作方案》《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工作方案》,制定《关于分行业精准强化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措施的指导意见》等,出台外地返岗职工集中隔离安置补贴等一系列政策,工业企业复工复产有序有力。三是抓政银企协同发力。开通应急转贷服务网上受理绿色通道,全年累计服务企业6000多家(次),转贷金额近800亿元。
三是效果好。去年全年,全省新纳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038家,规上工业增加值较上年增长5%,高于全国2.2个百分点,发展态势总体好于全国、好于预期,完成了省委、省政府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不懈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发展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这既是立足于当前经济形势的谋划,更是着眼于未来长远大势的擘画。请问于厅长,省工信厅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于海田:我省是工业大省,但产业“大而不强、全而不优、多而不精”的问题突出。近年来,我们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坚定不移地推进“三个坚决”,持续加快工信领域新旧动能转换步伐。
一是坚决淘汰落后动能。省委、省政府放眼未来5-10年的发展,持续推动高耗能行业高质量发展。
截至目前,全省压减粗钢产能2110万吨,整合转移和淘汰炼油产能3100万吨,持续推动1936万吨粗钢落实产能转移计划,向省外转移电解铝产能241万吨,退出焦化产能约2800万吨、合成氨产能103万吨、斜交轮胎产能1732万条。
深入开展化工产业安全生产转型升级专项行动,省级化工园区由199家压减到84家,化工企业入园率提升了15个百分点,有效解决了化工行业“小散乱”的问题。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两大先进钢铁基地、世界铝谷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建设,工业大省涅槃重生步伐全面加快。
二是坚决改造提升传统动能。我们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主攻方向,不断推动传统产业焕发新的生机。
在技术改造方面,在全国率先颁布实施技术改造地方性法规,滚动实施“万项技改”“万企转型”。“十三五”期间,全省共实施投资5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7万余个,完成技改投资3万亿元以上。
在智能制造方面,累计培育国家智能制造专项39个、试点示范34个,数量均居全国首位。《中国智能化发展指数报告(2019)》显示,山东智能制造指数居全国首位。
在绿色制造方面,在全国率先制定实施绿色制造体系评价地方标准,累计培育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单位49个、绿色园区6个、绿色工厂78个。
三是坚决培育壮大新动能。2020年我省“四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0.2%。
在技术创新方面,“十三五”期间,每年实施省级以上技术创新项目4000项左右,前置前驱8挡自动变速器、重型商用车动力总成2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我省大型工业企业实现研发机构全覆盖。
在新兴产业发展方面,以项目化、工程化的方式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高端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产业发展,2020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5.1%。
在数字经济方面,在全国率先推进“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人工智能”,开展“云行齐鲁”行动,带动上云用云企业26万多家。深化“个十百”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培育“海尔卡奥斯”“浪潮云洲”2个国家级“双跨”平台。青岛成功创建全国第13座软件名城,山东半岛工业互联网示范区成为全国第二个示范区。开通5G基站超过5万个,全省重点应用区实现连续覆盖。
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形势,为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我们聚焦重点产业链,全面推行“链长制”,精准绘制每条产业链图谱,着重补短板、强弱项,加快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分行业打造一批规模大、技术强、品牌响的“领航型”企业,并引导与中小企业开展协同创新、配套合作,促进大中小企业共建产业链、互通供应链。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我国经济发展能够创造中国奇迹,民营经济功不可没。民营经济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一定是山东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请问于厅长,山东省工信厅是如何打造优良的营商环境、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
于海田: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出台实施“非公十条”“民营经济35条”“三保十条”等政策,在优化企业营商环境上拿出“硬招实招”。截至2020年,我省民营经济市场主体达1100余万户,去年规模以上私营企业增加值增长7.1%,民营经济规模和效益稳步提升。作为民营经济工作牵头部门,省工信厅重点做了五方面工作。
一是健全组织领导体系,在加强统筹协调上下功夫。省工信厅承担民营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工作,指导各市均建立议事协调机制。出台实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二是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在提升企业获得感上下功夫。对民营经济政策效果开展督导评价。制定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实施办法。深入开展“送政策上门精准对接”服务活动,通过省民营企业综合服务平台推送政策3万多条。
三是大力培育高成长企业,在推动转型升级上下功夫。坚持分类施策、梯度培育,加大财政奖励、管理提升、上市培育,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瞪羚、独角兽等企业加快涌现壮大,中小企业更多走上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发展道路。
四是完善公共服务能力,在优化涉企服务上下功夫。以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为主体,集聚优质服务资源,累计推出服务项目1.2万多项、服务活动3万多次。遴选机构和专家组成志愿服务队,为企业提供咨询诊断和跟踪服务。
五是着力破解要素制约,在促进公平竞争上下功夫。采取贷款贴息、保费补贴、应急转贷等政策手段,引导更多金融活水流向中小企业和实体经济。举办首届中国产业·资本对接大会,开通产业资本投融资云平台。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努力当好民营企业“娘家人”,优环境、强服务、促融资、育生态、拓市场,推动我省民营经济畅通双循环、构建新格局、实现新发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2020年,工信厅被评为第六届全国文明单位,荣获各类省级以上先进集体11个、先进个人14名。请问于厅长,在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方面,工信厅有哪些经验与大家分享?
于海田:刚刚过去的一年,我们经受住了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工业经济断崖式下跌等巨大考验。工信厅以争创全国文明单位和模范机关活动为载体,持续抓好基层党建工作,机关党建基础更加厚实,党员干部精神状态更加振奋。
一是在强化理论武装中厚植党建工作基础。为抓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党组研究确定了中心组聚焦专题学、党组会及时跟进学,党组带动基层、领导带部属的“两学两带”理论学习模式,开创了党务综合、业务骨干、青年干部、专题调训“四位一体”培训模式,先后赴西安交大、深圳华为等开展专题培训。去年10月,我们在焦裕禄干部教育学院召开“传承红色基因 强化使命担当”专题党性教育暨业务工作研讨会,用思想引领行动,以务虚促进务实,收到很好效果。
二是在攻坚克难中展现党建工作成效。在去年疫情防控工作中,广大党员干部擦亮初心底色,扛牢使命担当,除夕之夜就入驻企业一线组织生产,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展现。通过疫情大战大考,工信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得到锤炼,全系统“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更加强化,在这场难以预料又必须面对的“战疫”中交出了硬实答卷。
三是在固强补弱中提高党建工作质量。我们按照“讲政治、守纪律、负责任、有效率”的模范机关要求,进一步规范完善党支部建设标准和流程,采用量身定制、专项指导和配置“特色台账”方式培育7个样板支部。机关处室党支部与企业积极开展结对共建,进一步提高服务企业水平,不少经验做法被省内多家主流媒体专题报道。
迈入“十四五”,省工信厅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的“排头兵”和第一方阵,更需要全面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丰富党建工作内涵,拓宽党建工作思路,持续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形成“党建强、发展强”的良好局面。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刘春雷 张晓丽 通讯员:王克华 刘镇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