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工业园一企一策
企业转型各显神通

发布日期:2021-04-02 09:30:39 信息来源:滨州市工信局 信息来源: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07年,我们花600万元收购了一个做玉米加工淀粉糖的破产工厂,开始生产赤藓糖醇和木糖醇。”3月23日,在位于滨州工业园的山东三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聂在建向记者讲述三元生物的诞生。公司的发展历程也是聂在建转型升级思路的生动写照。

滨州三元家纺有限公司之前从事印染、纺织行业,2005年意识到家纺行业产能过剩,企业不断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走转型之路。

如今,已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三元生物,目前与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合伙成立了实验室,年研发费用占到销售收入的4.7%。仅去年,同时生产运营的三元生物和三元家纺产值达到7.8亿元,这也让聂在建更加认识到转型升级的意义,他正规划着再拿出90亩地,扩大赤藓糖醇的研发和生产规模。

据聂在建介绍,现在很多饮料品牌都在打造无糖产品,都需要用到企业的赤藓糖醇。公司已与元气森林、可口可乐、百事、农夫山泉、统一等知名饮料品牌建立了合作关系。

“作为主城区,坚持抓牢实业经济,根据园区规划、产业发展、亩均效益评价情况,扎实做好企业‘留、转、退’文章,用‘一企一策’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发展困难和问题,不断加大企业产品研发力度,加快智能化、信息化等技术改造,引进优势项目,延长产业链条,创新营造服务企业发展良好氛围,推进工业园区转型升级,加快区域高质量发展。”滨城区委书记白平和说。

同样坐落于滨州工业园、2010年建厂的佳化化学(滨州)有限公司,主要生产聚醚多醇,用于制作汽车座椅、床垫、运动鞋底等生活用品,属于新材料新能源领域。

“针对以前生产耗能大、产品质量波动等问题,2013年进行连续化生产工艺技术改造,投入1500万元对生产设备进行重新组装调试,改造第一年,水电气和人力资源消耗就下降30%,年产值也由建厂的4亿元增至17亿元。2016起,又经5年时间的研发,实现产品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减少排放达90%。今年二期项目投产后,预计产值达30亿元。”谈起公司的转型升级,总经理张玉民说。

作为滨州工业园内国内最大的酵母生产企业——安琪酵母(滨州)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贾瑞山告诉记者,酵母生产属于高科技食品制造业,干酵母年产量达10.6万吨。为处理企业废水,2016年企业投入4700万元,从荷兰引进新的技术装置——六效蒸发系统,对浓缩废水回收利用生产化肥原料。同时,又投资1300万元建起肥料厂,生产生物有机肥,销往新疆,肥料年销售收入刚好与废水治理费用持平,实现企业环保投入零成本。同时,企业还进行新产品研发,用酵母抽提物代替食用盐,肥料产品用于水产养殖,提高产品附加值。

目前,安琪正在加速“年产四万吨新型酵母制品项目”建设。在滨城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服务二队全程服务下,项目审批、招标等各种事宜进展顺利,项目标准地手续全部完成,实现“拿地即开工”。目前已经完成建筑面积8500平方米,三层已经封顶。项目建成后,预计年销售收入3.2亿元,利税4880万元。

转型升级之路,企业精准施策、各显其能,让自身发展更加符合园区高端装备制造、高效生态家纺服装、新能源新材料、绿色食品等四大主导产业的要求。

对于化工企业,工业园区已制订《滨州工业园化工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方案》,完成工业企业亩均效益评价。目前,威克化工、金通化工已完成拆除,胜达化工和新天阳化工已进入破产程序。淘汰落后产能后,今年,保留下来的90多家园区内企业都做出了属于自己的“十四五”规划,落实“一企一策”。

“我们按照高铁综合服务中心的规划定位,确定了山东对接京津冀重要承载地、鲁北重要现代智造与研发基地和滨州博滨沾工业隆起带战略支点的功能定位,将园区打造成绿色转型试验区、智能制造示范区和美丽滨城门户区。围绕园区四大产业,结合‘临站经济’思路,重点招引创意、研发、商务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实现二产、三产融合协调发展。”滨州工业园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边洪芳表示。

字体
  • 字体放大
  • 字体缩小
分享
  • 微博
打印
  • 打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