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最美公务员】杨斌:做弘扬“三牛精神”的基层践行者

发布日期:2022-03-23 12:32:35 信息来源:机关党委 信息来源: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我叫杨斌,是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黄羊镇人民政府副镇长、上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2005年4月,我放弃优越的生活,回到家乡上庄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多年来,我始终不忘初心,团结带领党员群众闯出了抓党建促脱贫助力乡村振兴的“上庄模式”。

以前的上庄村,种地没水、靠天吃饭,走路没路、歇凉没树,乡亲们大病拖、小病扛,住的是土坯房、喝的是涝坝水。2013年,上庄村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村时,全村贫困线以下人口407人,贫困发生率达44.38%,脱贫形势非常严峻。

看着贫困的家乡和贫苦的乡亲,我内心十分着急。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白天深入田间地头、晚上坐在农户炕头,挨家挨户走访,掌握每户村民的实际现状和发展需求,思考商讨靠什么发展、怎么发展,如何解决贫困问题。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富口袋先要富脑袋。2007年,我带领村骨干到陕西杨凌、山东寿光学习经验、开拓思路。回来后,动员党员干部先动起来,夯土墙、搭架杆、绷薄膜、苫草帘、栽蔬苗,第一批日光温室搭起来后,等待观望的乡亲们眼睛亮了、思想通了,有的养牛羊,有的种蔬苗。几年后,全村建成6个规模养殖小区、1个设施农业园区、107座日光温室。“设施农业就是我们的摇钱树,现在口袋里有钱了,生活有盼头了。”种植户李生军深有感触地说。2015年,全村119户贫困户全部脱贫,2020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万元。

将上庄村打造为宜居宜家新农村是我一直以来的心愿。为了解决饮水问题,我多次与自来水公司协调铺设自来水管道,挨家挨户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并免费为村民灌溉耕地,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2006年,上庄村村民终于喝上了自来水。2009年,积极争取政策资金,给每户村民补助2万元,兴建新住宅。没想到,很多村民觉得改造后院子小、牲口没处养,不愿意改。我白天开会讲政策,晚上入户摆事实,走烂了鞋底,磨破了嘴皮,终于完成了第一小组37户村民的新民宅建设。看到亮堂堂的新房子,村民逐渐打消顾虑,被动变主动、消极变积极,陆续完成了整体搬迁、建设。2019年全村226户农户全部住进了新民宅,彻底告别了土坯房,居住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大家信心满满,纷纷表示要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大干一场,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群众都说我是一个“乞丐书记”,常常在市、区各个部门奔走,跑项目、要资金。十几年来,甘当“乞丐”的我,带领村“两委”班子累计争取到项目资金2000多万元。有了项目支撑,村里的基础设施得到很大改观,硬化村组及居民小区道路21公里,架设太阳能路灯107盏,配套建成村卫生所、培训中心等公共服务场所。几年来,上庄村成为村庄秀美、环境整洁的生态宜居村庄,先后被评为“文明生态村”“专业旅游示范村”“全国文明村”。

2014年,我患上了严重的青光眼,因正处于脱贫攻坚关键期,一直奔波忙碌村上的事,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左眼几近失明。家里人常抱怨,这样辛苦图个啥?对此,我无怨无悔:“只要老百姓日子过好了,我心里就亮堂了。”

十几年来,我不仅感受着奋斗的艰辛,还享受着成功的喜悦,先后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省优秀党务工作者”等称号。这些荣誉,凝聚着组织对我的培养和关爱,承载着乡亲们对我的信任和支持,是鼓励和肯定,是激励和鞭策。我将继续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服务,当好敢想敢干“拓荒牛”、为民服务“孺子牛”、肩有担当“老黄牛”,以实际行动诠释最美称号。

     (来源:共产党员网)

字体
  • 字体放大
  • 字体缩小
分享
  • 微博
打印
  • 打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