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9-11-05 09:32:49 信息来源:大众网
技术改造是我省工业发展的优良传统。前三季度,全省投资500万元以上的技术改造项目明显增多,对扩大工业投资、稳定经济走势、促进新旧动能转换提供了有力支撑。
四季度稳定工业运行被摆上稳增长的首位,这需要进一步发挥好技改“稳定器”“加速器”的作用。记者调查发现,以智能化为主要方向的技术改造正成为企业破冰变革的有力手段,汇聚起山东工业涅槃重生的强大势能。
技改插上“智慧翅膀”
纺织行业中小企业比重大,但生产管理水平差,盈利水平低,在市场上话语权弱。近日在我省泰安召开的一场纺织服装行业现场观摩会上,华兴集团与八家企业现场签约,智能化技改就是他们找到的蝶变发展的新路,而华兴的小微再造模式让这个过程不再困难。
“老旧设备多、新设备占比小是这些企业的现状,推倒重来不现实,但做好智能化技改,就能得到重生。”华兴集团董事长胡广敏告诉记者,当前纺织企业以细纱机为主导的纺纱设备大致分为五代,这种模式采取的梯次改造让各年代设备都能“旧貌换新颜”。这样一来,用旧设备的中小企业也能用较少投资进入“芯片”时代,实现转型提速发展。
技术改造有投资省、见效快、效益高的特点,我省历来重视工业技改,产业转型期,技改被摆上更重要的位置。今年9月,省工信厅召开全省技改工作座谈会,对推动“实施万项技改”进行动员部署,并明确了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攻方向。
记者之前在浙江采访时得知,一家老牌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通过技改投资推动“机器换人”,产品成本比同类进口件降低40%以上,人均产值实现翻番——智能化技改的强大效用可见一斑。然而,调研显示,当前我省拥有各类工业机器人、智能工厂、数字车间数量与南方差距都比较大。
“稳增长这场阻击战中,智能化改造必须当好主攻手。”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指出。据介绍,我省正在制订制造业智能化技术改造倍增计划,为山东制造业腾飞插上“智慧翅膀”。
推广一个模式,重塑一个产业
据胡广敏介绍,华兴从2016年就开始推进智能化改造,迭代升级的过程中,自主研发了细纱智能动态管理等系统,从一个智能化技改的受益者逐渐成长为行业智能化技改方案的提供者。
当前,立足产业结构实际,我省推进技术改造的措施和手段正更加务实。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博士后、山东财经大学企业发展研究所所长李鑫分析发现,我省已从支持单个技术改造项目为主转向从产业链升级出发、从资助个别企业技术改造为主转向支持企业技术扩散中心和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
“实施一个技改项目能重塑一个企业,而用好一个技改模式,就能重塑一个产业。”在省工信厅上述负责人看来,纺织服装行业现场观摩会上企业之所以反响热烈,就在于华兴的模式成功打开了这个行业的“锁”,之前因为认知程度和技术、资金障碍而不敢技改、不会技改的企业找到了出路。
不仅是华兴的“小微再造”模式,我省目前正在推广的还有恒丰集团的“企业托管”模式、康平纳集团的“共享工厂”模式……智能化技改扶持对象不断扩大,改造需求得以成批次解决,更具普惠特征。康平纳集团董事长陈队范透露,50个标准化智能染色共享工厂全部达产后,可形成年染色纱10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360亿元、利税50亿元,年节约用水9500万吨、减排9000万吨、节约标准煤89万吨。
组合拳激发企业“技改热”
“产业转型期,技改既能推动传统产业转型,也能拉动新兴产业的产品应用。”李鑫强调,传统产业是山东产业转型升级的起点和基石,尽管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增速较快、发展态势良好,但短期内还难以取代传统产业成为主导产业;而且也只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步子快了,才能更好地缩短“阵痛期”“空笼期”。
日前召开的三季度经济运行发布会上,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政府新闻发言人于成河提到,我省将集中开展技术改造攻坚,深化“零增地”技改项目审批方式改革,年内完成技改投资2000亿元以上。企业是技术改造的决策和投资主体,但政府通过打出加强政策导向、优化投资环境这些组合拳,我省企业实施技术改造的热情正不断释放。
今年初省工信厅启动“技术改造服务年”,目前已组织多种形式的政策宣讲、专家授课、银企对接活动6次,惠及企业400余家,政策红利加速从“纸面”落到“地上”;促进与技术改造有关的各方合作:因为信息不对称,银行支持技改融资的意愿一直不强,我省探索实行“让专家讲项目,让银行懂项目”的方法,目前这一局面得到有效改善,部分项目实现顺利对接。
与此相关的制度创新也在加速推进。已印发的《关于节约集约用地保障重大项目建设的意见》提出,深入推进工业企业“零增地”技术改造项目审批方式改革。工业企业在存量工业用地上利用空地新建、拆除现有建筑重建或厂房加层扩建项目,在符合法律法规、城乡规划、安全生产、军事航空、消防和环保等要求的前提下,其增加建筑面积部分不再增收土地出让金。另据了解,省工信厅正与省直有关部门研究出台零增地智能化技改相关政策,一些更具体的扶持措施将陆续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