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解读】《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和创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示范区的实施方案(2021-2025年)》解读

发布日期: 2021- 12- 17 12: 41: 41 信息来源: 规划与技术改造处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培育先进制造业的决策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在前期调研并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基础上,撰写形成《关于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和创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示范区的实施方案(2021-2025年)》。现解读如下:

一、方案形成过程

从2019年开始,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开展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组织有实力的集群参赛,现有青岛智能家电、青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决赛胜出,潍坊先进新型动力装备集群通过初赛。2021年,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及早谋划、积极参与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共组织申报高端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智慧农机、工业母机、高端医疗器械、滨州轻量化铝新材料、信息技术创新应用、时尚纺织服装、高端肉类先进制造等10个产业集群竞标参赛。目前,集群竞赛正在进行中。

为抓好集群培育和争创国家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示范区的顶层设计,今年以来,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多次到工信部规划司汇报工作。同时,学习借鉴广东、江苏、湖南等省的经验做法,起草《关于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和创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示范区的实施方案(2021-2025年)》。9月份,形成初稿。10月份,征求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科技厅、省自然资源厅等省直部门及16个市工信部门和各集群发展促进组织的意见。在此基础上,对文稿修改完善。12月15日,正式印发实施。

二、方案主要内容

本方案包括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重点任务、实施路径、保障措施等内容。

(一)关于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产业规模大、布局结构优、创新能力强、发展质量高、区域协作强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创建可复制推广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示范区。到2025年打造形成6个以上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创建形成3个以上国家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示范区,加快构建有较强核心竞争力和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为制造强国建设作出山东贡献。

(二)关于重点任务。包括加快培育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创建国家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示范区两个方面:

1.在加快培育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方面:按照区域相邻、区域内特定制造业行业优势突出、符合国家和省重点培育方向、区域或跨区域组织有力等原则,以集群发展促进组织能力建设为重点,动态确定全省重点培育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支持有条件的市单独或联合申报参加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鼓励其他实力较强但区域不相邻的重点企业参与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共享支持政策。起步阶段,重点培育20个先进制造业集群,进展过程中,视情况变化将适时调整。这20个集群分别是:青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国家级)、青岛智能家电产业集群(国家级)、高端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济南省会圈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济南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发展集群、智慧农机装备产业集群、数控机床产业集群、高端医疗器械与制药装备产业集群、海工装备与船舶产业集群、滨州轻量化铝新材料产业集群、潍坊清洁能源动力装备产业集群、煤基精细化工产业集群、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集群、计算机外接设备及智能终端产业集群、德州高端体育装备产业集群、东营高端石油装备产业集群、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高端钢铁先进制造业集群、时尚纺织服装产业集群、高端肉类先进制造集群。

2.在创建国家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示范区方面:支持有条件的市根据工信部的部署要求,积极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和重大活动,发挥各自优势,探索创建国家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示范区。对创建项目实行动态管理,分批次择优组织参加国家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示范区创建活动。经有关市申报,遴选形成4个试验区、2个示范区名单。分别是:济南创建国家级黄河流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青岛创建国家级“两化两业”深度融合发展试验区,潍坊创建国家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济宁创建国家级先进制造业创新引领资源型城市转型试验区;淄博创建国家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烟台创建国家级产业基础能力提升示范区。

(三)关于实施路径。主要是:加快推进企业梯次培育,提升产业协作能力;加快推进企业协同创新,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加快推进企业改造升级,提升产业转型能力;加快推进企业数字赋能,提升产业协同能力;加快推进企业区域协同,提升产业开放能力;加快推进集群组织变革,提升集群培育能力。

(四)关于保障措施。主要是加强组织领导、项目建设、要素保障、人才建设、政策扶持等。

字体
  • 字体放大
  • 字体缩小
分享
  • 微博
打印
  • 打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