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十七个首次”助力工业强市建设

发布日期:2021-06-21 09:06:36 信息来源: 济南市工信局 信息来源: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推动工业强市建设,济南市重磅加码。从济南市委、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济南市印发《关于加快建设工业强市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政策》”),从强链群、增质效、提能级、强保障等四个方面推出22条扶持政策,其中不乏全国、全省率先提出的创新举措,涵盖了“17个首次”,措施全面、靶向鲜明、含金量十足,保障四大支柱产业2025年整体规模达到2万亿元。

新增工业扶持资金近6亿元

1-4月,济南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20.8%,去除疫情因素影响,2021年、2020年两年平均增长10.3%。1-4月份重汽、齐鲁制药、临工重机、华熙生物、费斯托等重点企业增幅均在50%以上。工业经济成为济南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一季度工业增加值对GDP增长的贡献接近30%。

去年以来,济南市确立实施工业强市发展战略,出台《关于加快建设工业强市的实施意见》,并以此为母体和统领,构建起工业强市“1+N”政策体系。济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汲佩德表示,目前“N”的数量已经达到75个,覆盖方方面面,政策促动成效显著,工业经济全面起势。

日前,针对部分区域的政策盲点、堵点,加大创新突破力度,济南市出台《若干政策》。《若干政策》提出,聚焦四大支柱产业,济南市将争创国家级、省级产业集群和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到2025年,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两大产业集群规模分别达到7000亿级,生物医药与大健康、精品钢与先进材料集群规模分别达到3000亿级。

济南市财政局副局长王传秋介绍,市财政在去年统筹安排了20亿元工业扶持资金的基础上,此次又新增扶持资金近6亿元,用于保障实施15个方面的新政策,企业将从中得到实惠。例如,建立工业和技改重大项目库,从中择优选择技术含量高、带动性强的强链补链延链、产业协同创新、关键核心技术或替代进口产业化、工业强基工程关键项目,按照不超过实际投入总额的15%给予分档补助,最高2000万元。

链主企业最高奖励1000万元

去年以来,济南市实施“链长制”,集中力量主攻优势产业链。《若干政策》聚焦强链群,从链主企业、中小微企业、集群促进机构等不同主体入手,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链主企业是产业链、供应链的牛鼻子。此次,济南市明确提出支持链主企业引领发展,首次提出根据链主企业产业链群带动能力和成效,给予分档奖励政策,最高1000万元。同时,充分发挥链主企业融通带动作用,支持链主企业向中小微企业开放供应链,按照实效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鼓励链主企业与中小企业组成联合体参加政府采购,符合条件的给予2%-3%比例的价格扣除。

强化资源要素保障。济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一级调研员许多兵介绍,2020年济南市供应工业用地1.26万亩,占出让土地面积的43%;2021年前5个月,全市已供应工业用地0.86万亩,占出让土地面积的63%。同时,为保障中小企业厂房需求,济南市积极推行工业用地开发新模式。目前,全市共供应新型产业用地(M0)16宗,出让面积1080亩,供应标准厂房用地58宗,出让面积4364亩。

此次,济南市首次赋予链主企业土地规划权、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并提出制定工业标准厂房和新型产业用地(M0)租金指导价格,对新进驻企业给予租金优惠等措施。

对“亩产效益”评价结果为A类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度电补贴2分;组织泉城企业优秀人才推荐选拔,对评选出的“企业优秀经营人才”给予奖励,并支持龙头企业与驻济高校联合建设现代产业学院,给予总投入50%的一次性奖补,最高500万元。

每年1亿元激励工业强县发展

县域经济是区域发展的基石。据悉,到2019年,济南市县域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已占全市半壁江山。做大做强县域经济,把工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支撑,以县域工业突破带动县域经济振兴,是工业强市的题中之义。

《若干政策》首次提出,将出台市级层面的工业强县财政激励政策,每年安排1亿元财政资金,支持工业强县争先创优发展。推动年度各县区制造业项目数量和投资规模占比达到50%以上,各级开发区制造业招商项目占比达到80%以上。

同时,聚焦提级增效,济南在全国首次提出全领域覆盖的信创项目补助政策,首次提出针对工业企业DCMM评估认证的奖励政策,在全省首次提出企业购买工业设计服务的补贴政策,首次提出智能制造服务平台认证奖励政策,首次提出对快速发展的规上工业企业的支持政策,首次提出绿色工厂优先纳入错峰生产豁免类企业清单和重点行业保障类企业清单,首次提出针对双创载体的绩效评价奖励政策。

作者:
字体
  • 字体放大
  • 字体缩小
分享
  • 微博
打印
  • 打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