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2-01-19 10:21:51 信息来源: 淄博市工信局
淄博市做好“优存量”“扩增量”两篇文章和实施“四强”产业攀登计划、突破“卡脖子”共性关键技术、积极布局11条产业新赛道、在全省率先开展“无证明”城市建设等4条经验被国家发改委向全国推广推介,入选数量在全国20个示范区中位居第一梯队,因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成效突出三次获国务院督察激励。
一、坚持强基固本,推动传统产业存量变革。一是建立落后过剩产能定期出清机制。强化综合施策,推动钢铁、焦化、煤炭、低端化工等行业领域淘汰过剩产能。近年来,关停取缔“散乱污”企业1.04万家,化工企业从1135家减少到514家,为壮大新动能腾挪出要素空间。二是创新“五个优化”改革路径。对机械、建材、纺织等传统产业进行全链条全流程改造,系统实施“技改专项贷”、零费率担保等集成改革举措,形成“事前贷、事中贴、事后补”的全流程技改政策体系,2021年发放“技改专项贷”21.66亿元,惠及168个项目,拉动技改项目总投241.9亿元。相关做法得到省委李干杰书记批示肯定和国务院办公厅、财政部推介。三是探索传统产业智慧改造新模式。大力实施传统产业“上云用数赋智”行动,打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数据通道,构建传统产业智慧发展生态,建成5G基站5398个,全市上云企业累计超过1万家,培育智慧工厂45家、智能车间427个。
二、坚持向新而行,推动新兴产业增量崛起。一方面,建立延链强链机制。创新实施“四强”产业攀登计划,出台“一业一策”政策69条,截至2021年11月,“四强”产业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49.2%。探索推行“链长制”改革,聚力打造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19条产业链,做强38家链主企业,产业链营业收入达到3532亿元,同比增长36%以上。实行企业跨越发展计划,倾力支持100家“旗舰”企业、200家“雏鹰”企业和57家跨越发展企业链条化、平台化发展。另一方面,完善新经济发展政策措施。出台12项集成改革举措,制定21条支持数字经济发展改革措施,抢先布局工业互联网、智联汽车、人工智能等11条产业新赛道,首批打造自动驾驶应用示范区、智能交通治堵等28个新经济应用场景,形成“1+N+5G”产业算力群,全市独角兽类、瞪羚类、哪吒企业达到198家。出台一系列支持氢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东岳150万平方米燃料电池膜、爱德曼氢燃料电池等项目成效初显。
三、坚持创新驱动,推动产业转型换挡升级。一是建立“引育用留”链式创新模式。探索实行“揭榜挂帅”,开展智能装备、电子信息专场活动,达成合作意向14项。建立“企业出题、高校院所破题”的产学研用合作模式,2019年度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居全省首位,9家企业入选2021年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名单,数量居全省首位,2020年引进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4.5万人。二是深化科技创新管理机制改革。探索采取无偿资助、阶段性补助等方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创新科研评价方式,重点考核项目创新性、产业辐射带动能力,重点评价研发任务开展情况、技术指标及知识产权指标完成情况。三是完善科创平台链接集聚机制。构建从基础应用到成果转化的联动发展机制,成立淄博产业技术研究院,设立淄博产研创投母基金,获批建设山东省头孢药物与中间体绿色制造技术创新中心。完善高层次科创平台对接合作机制,成功举办2021年淄博市“上海科技周”、鲁港科技和人才发展论坛等活动,现场签订合作项目16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