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五项“强化”带动
以“智改数转”赋能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2022-10-28 16:04:12 信息来源: 滨州市工信局 信息来源: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滨州市坚持以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为主攻方向,积极发挥龙头企业改造示范效应,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对生产设施、工艺条件和管理服务等进行数字化改造,加快企业创新发展和转型变革,促进产业规模化、系统化升级,不断聚集“智改数转”赋能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一是强化政策引领,为“智改数转”指明方向。2022年2月,印发实施《关于加快工业互联网建设实现规上工业企业工业互联网全覆盖的行动计划》,力争到年底实现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工业互联网全覆盖。制定《滨州市传统产业智能化技术改造五年行动计划》,为企业智能化绿色化技改提供遵循。制定实施《滨州市智能工厂和数字车间认定管理办法》,加快培育智能化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制定实施《滨州市5G融合应用示范项目(解决方案)评选管理办法》《滨州市工业互联网园区认定办法》《滨州市“云服务券”财政补贴助推“企业上云”实施方案》等,修订完善《滨州市工业互联网平台奖补办法》,将市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列入《滨州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13)》,为企业“智改数转”提供了政策支持。

二是强化标杆带动,为“智改数转”树立典范。筛选基础好、能力强、水平高的重点企业,开展标杆示范引领行动,构建起“智能制造装备-系统解决方案-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多维覆盖和“市级-省级-国家级智能工厂”逐次递进的培育体系。目前全市有2个国家智能制造示范试点项目,2家省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17家省级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全市认定工业互联网平台28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6个、市级21个。大力推动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将互联网和信息技术融入传统的制造业中,帮助企业发展高附加值产业链环节,有效降低企业运行成本。比如,渤海活塞通过建设工业互联网应用,生产效率提高20%,运营成本降低20%,产品研制周期缩短15%,产品不良品率降低10%,能源利用率提高13%,产品设计的数字化率达到100%,制造过程的数控化率达到85%,COD排放150mg/L,万元产值能耗0.1035,经济社会效益明显提高。截至目前,滨州市获省408万上云奖补。

三是强化项目储备,为“智改数转”提供支撑。滨州市工信局紧盯国家、省有关政策,围绕五大方向19个重点任务,建立工业互联网动态项目库,分类施策,提供一对一政策咨询、技术交流、申报指导等全过程服务,培育一批具有先进典型示范的项目,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拓展智能制造行业应用、促进区域智能制造整体发展水平。截至目前,储备工业互联网项目90个,其中在建项目65个,拟建项目25个。比如,滨化集团投资5097万元,建设卓越运营暨ERP实施及配套信息化项目,项目建成后将有效集成整合信息化资源,实现公司全业务、全流程管控和协同协作。

四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为“智改数转”奠定基础。修订《滨州市移动网络通信基础设施专项规划(2020-2035年)》,制定5G网络工作推进计划。截至目前,已开通5G基站5000个,累计开通9657个,超时序完成全年建设任务,培育5G行业应用66个。组织专业队伍对全市网络质量进行摸排,梳理5G行业应用及室内深度覆盖需求,截至目前,已收到需求120处;开展低速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对全市重点场所5G网络信号覆盖情况进行梳理,推进新建高速及鲁北工业园区等区域实施5G网络补盲加密建设。积极推进移动网络、固定网络突破“双千兆”,印发《滨州市争创“双千兆”城市实施方案》,目前“双千兆”城市创建已通过省工信厅、省大数据、省通信管理局初审,待国家工信部终审。

五是强化精准服务,为“智改数转”助力护航。对企业进行摸底调查,明确企业信息化进展情况、遇到的难题等,广泛征集企业需求。强化培训服务,成立技改服务“小分队”,以项目为主要抓手,帮助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步伐;开展工业互联网牵手行动、两化融合深度行活动、信息化助企行动、技改要素供需对接活动,征集284名助企专员、36家助企服务商为企业开展关键工序数字化、工业互联网平台搭建等方面的培训,培训超万人;组织企业参加山东省工业互联网专题培训班、数字专员专题培训班累计15期,进一步增强企业数字化转型意识,提升信息化水平。强化金融支持,联合金融部门召开项目融资推介会,精心筛选有融资需求的优质项目向银行机构推介,对企业智能化技改项目进行设备补助和贷款贴息支持。

字体
  • 字体放大
  • 字体缩小
分享
  • 微博
打印
  • 打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