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2-05-31 09:01:11 信息来源:泰安市工信局
泰安市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发挥好“441X”现代产业体系和13条产业链作用,落实“双倍增”任务,压实主体责任,抢抓关键节点,加强调研督导,加快推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明确目标任务,凝聚强大合力。深刻认识泰安发展的差距在工业,经济的短板在工业,发展的潜力和出路也在工业,召开泰安市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动员大会,搭建三个“1+N”工作体系,制定“双倍增”发展目标,全力构建“441X”产业格局,强力实施“三强三优”六大工程。截至目前,已选调158名精干力量脱产集中办公。
二是聚焦企业主体,强化梯次培育。聚焦“双倍增”任务目标,对企业实施分类指导、梯次培育,围绕工业领军企业50强一企一策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突出抓好以单项冠军、瞪羚企业、“专精特新”等为代表的高质量企业发展,认定2022年度泰安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84家,推荐133家企业申报2022年度山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8家企业申报2022年度山东省“瞪羚”企业。完善培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信息库,健全培植机制,力争年内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0家以上。
三是树牢技改导向,推进“技改升规”。着重发挥工业技改对强投资、稳增长、扩内需“立竿见影”作用,对重大技改项目逐一上门服务,在用地、用能、财政金融政策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用足用好“技改专项贷”和“机器换人”技术改造奖补政策。对投资500万元以上工业技改项目和省导向目录项目月调度,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的困难与问题,尽快建成投产。1-4月份,完成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9.6%,其中制造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3.3%。
四是坚持稳中求进,抓好运行保障。全力保障疫情期间企业复工复产,建立工业企业生产保障日调度机制,对61家企业因疫情产生的78个困难开展保障工作,为463家企业解决运输受阻问题1335个,因疫情停工规上工业企业全部复工。聚焦钢铁、化工、纺织、新材料、食品、医药等重点行业,“一业一策”研究稳增长措施,及时掌握企业诉求,协调疏通堵点难点问题,靠上推动企业增产增效。1-4月份,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4%,列全省第6位,延续了一季度开门红的增长势头。